心理常识
心理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 心理常识解析_心理常识问题 > 心理常识课堂 > 安全知识16条违章操作心理分析

安全知识16条违章操作心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6-9-10 14:11:32   点击数:

1、侥幸心理

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把失事的偶然性绝对化,在现实工作中,对产生侥幸心理的人时有所见。

a.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少安全知识,技术水平不低,而是“明知故犯”。

b.违章不一定失事,失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

分析如果产生了次同类事故,其中造成伤害的唯一30次(1+29);其余次虽属事故,但不产生伤害,伤害事故与不伤害的事故,两者的比例为1:10。

2、惰性心理

也称为“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可能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懒散行动的心理根据。

a.干活图省事,嫌麻烦。

b.节省时间,得过且过。

3、麻痹心理

a.是高度紧张后精神疲劳,产生麻痹心理。

b.是个性因素,一向松松垮垮,不求甚解的性格特征。自以为绝对安全。

c.是因循环守旧,缺少创新意识。

4、逆反心理

是一种疏忽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准干,我越要干”等特点。

a.显现对抗: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

b.隐性对抗:表面接受,心理反抗,两面三刀,口是心非。

5、逞能心理

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如果它和夸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

a.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不思后果、蛮干冒险作业。

b.长时间做相同冒险的事,无任何防护,终有一失。

6、凑趣心理

也称“凑兴心理”。是在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谐而在个体心理上的反应。

a.个体为了能取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温暖,喜欢凑热闹,寻开心忘忽所以。

b.过火的玩笑,伤害成员之间的感情,产生误解和矛盾。

7、冒险心理

冒险也是引发违章操作的重要心理缘由之一。

a.理智性冒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b.非理智性冒险,受豪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心,怕丢面子。硬充大胆。

8、从众心理

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心和行动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a.是自觉从众,心悦诚服、甘心情愿与大家一致违章。

b.是被迫从众,表面上随着走,心理反感。

9、无所谓心理

表现为尊章或违章心不在焉,毫不在意。

a.是本人根本没意想到危险的存在,认为章程是领导用来卡人的。

b.是对安全问题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不把安全规定放眼里。

c.认为违章是必要的,不违章就干不成活。

10、好奇心理

好奇心人皆有之。是对外界新异刺激的一种反应。之前未见过,感觉很新鲜,乱摸乱动,是一些装备处于不安全状态,而影响本身或他人的安全。

因周围产生的事影响正常操作,造成违章事故。

11、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

情绪是心情变化的一种状态。

顾次此失彼、手忙脚乱。

高度兴奋致使不安全行动。

12、技术不熟练遇险惊惶

对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惊慌失措,乃至茫然。

没法进行应急处理,难断方向。

十三、工作枯燥、厌倦心理

从事单调、重复工作的人员,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和厌倦感。

重复不断无变化的、缺少自主性、感觉不到有意义和重要性。

十四、错觉下意识心理

这是个他人的特殊心态,一旦出现,后果极其严重。

错觉是有刺激物的情况下产生的,一般不会消失(不同于幻觉)。

十五、心理幻觉近似过失

稀里糊涂的“违章”,其实是人体心理幻觉而至。

十六、环境干扰判断失误

在作业环境中,温度、色采、声响、照明等因素,超越人们的感觉功能的限度时,会干扰人的思惟判断,致使判断失误和操作失误。

事故产生与时间的关系









































皮肤病治疗最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rmany-alps.com/xlkt/122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