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生活,由心开始 ~~~
导读:
经常有人这样问我:唐老师,你看看我有没心理问题……
也有人说:唐老师,你是不是一下就能把我看穿啊,我在你面前就像一个“透明人”一样,好没安全感……
同样类似的问题还有许许多多……
这些问题都是我在见到陌生人,当他们得知我从事心理服务时,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我一般都会微笑的看着他们说:在生命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个人都会出现心理问题。打个最简单的比喻,就如同我们的身体感冒一样,出现心理问题就是我们的心理感冒了。如果我们身体抵抗力强,不用吃药打针感冒就痊愈了。心理亦如此,如果我们的心理抵抗力强,心理资本足够强大,当心理问题出现时,我们通过自行调节,心理问题一样可以痊愈。
今天,我们就来撩开“心理障碍”的神秘面纱,让大家真正见识一下“心理障碍”的真面目看看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相信当你读完这篇文章,你对“心理障碍”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认知,这对于你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以及某些社会现象非常重要。心理学有这样一句话: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人们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到底是什么……
何谓心理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心理能量。人们有一种直觉,认为有一种生命力,它仿佛一种流体。生命力多,人就活得很有生机;生命力少,人就萎糜不振。比如儿童,好象就很有生命力,一天到晚动个不停;而老年人似乎就比较缺少生命力。在心理学中,这个生命力可以说成是心理能量。
如果没有问题或其它异常,心理能量就会自然释放。自然释放时,我们会有一些内在的行动,比如激发想象,想象就是内在的行动。比如我们在性的能量被激发的时候,会和异性亲近。在力比多自然释放的时候,我们会有相应的情绪:或者是喜悦,或者是愤怒。这时会有一种畅快的感受,就是情绪得到了宣泄的畅快感。即使是消极情绪,如果自然地宣泄了,人也会有一种畅快感。比如,愤怒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但是如果你可以在愤怒的时候痛痛快快地打一架,或者痛痛快快地大骂你的敌人,你就会有一种畅快的感觉。在一个人悲伤而又哭不出的时候,帮助他的人会鼓励他哭出来。因为一旦痛哭一场,他会有一种放松的畅快的感觉。人们会形容说,这仿佛一种被水洗过的感觉,或者说是雨过天晴的感觉。
心理能量有两种“不正常”的运动。第一是被压抑,第二是沉溺。在这两种情况下,心理能量没有像江河的水一样自然地顺畅地流走,于是给人带来了不畅快的感受。
压抑指的是对本能的冲动,有另一种力量在压制它,不让它自由地释放。压抑的作用有如大坝,它把心理能量的水流堵截起来。比如喜欢一个美女,但是装做柳下惠;讨厌一个老板,但是装做很喜欢的样子;生气了装做无所谓,这都是压抑。压抑自然有它的益处,可以让人更好的适应社会。比如对性冲动的压抑,可以让自己在异性面前更有价值。但是,压抑过度则有害处,压抑使人活得不痛快。爱,不能完全地爱;恨,也不敢畅快地恨,这让人很不舒服的。就像大坝蓄水过多,就会给大坝造成太大压力,一旦大坝垮掉,就会泛滥成灾。心理疾病就与此有关。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患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有压抑的存在,人们不可能自由地释放自己的本能冲动。比如对性的本能压抑得太多,人就可能会产生心理疾病——性变态、对人恐怖症、强迫症等等。
压抑有几种发展方向。第一种可能会保持长期的稳定和平衡;第二种可能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行动和冲动。比如一个老实人总被欺负,心里有一个愿望就是杀了那个欺负自己的人,但是另一个内心的声音会说“还是再忍一忍吧,不要出人命”。最后,在某一天,他忍无可忍就把对方杀了;第三种发展是愈演愈烈,冲突越来越强。比如,性压抑越久,被压抑的性能量越多,压抑它的能量也被迫越来越大。再比如,为了保险,压抑的力量可能会过度。而被压抑方为了不被压灭,也加强自己,双方都加强了能量。就仿佛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竟相投入资金,扩充军备。
沉溺指的是一个循环:情绪的释放中,激发出了一些意象、思想,这些意象和思想引起了一些外在的行为,这些行为创造了一个外部的环境。而这些意象、思想、行为和环境都可以作为激发因素,再激发出新的情绪来。例如所激发的情绪和原来的情绪是一样的,就会形成一个循环。这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就会长期沉溺于这个情绪中。
沉溺可以是沉迷于积极快乐的情绪,也可以是沉溺于消极的情绪。沉溺于积极情绪的最好的例子是恋爱,快乐激发出对恋人的积极的想象、喜悦的思想和爱的行为。因为把对方想象得很好,因为喜悦的思想,所以激发了爱;因为你爱他,所以他也爱你,这更激发了你的爱。于是你有新的爱产生。循环开始了。爱情越来越强,越来越幸福。
而在夫妻吵架的时候,事情就相反了。你愤怒,而愤怒引起消极的想象、思想和行为,这时你想不起对方好的一面,而多少年来他不好的那些小事你都想起来了,于是你可能会骂他,会摔东西。你这样做,他会怎么样呢?很可能他也反过来指责你,于是你更加愤怒——战斗就这样步步升级。
一个压抑和沉溺就是心理的一个结,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千千万万这样的结。“心有千千结”这句话与其说是艺术家的妙语,不如说是心理的现实。
所有这些小的结不是毫无关系的。心理活动的一个规律是:内容相似的结会相互结合,形成一个越来越大的结。就像晶体在容液中生长一样,或者说就像一些性格相投的人结合成一个团体一样。
比如说一个人在三岁的一天,被其它小孩子欺负了,他心里愤怒,但是他不敢表达,害怕自己表达了愤怒会受到报复,这样他就有一个压抑的结。在他五岁的一天,父亲酒后无故骂他,他心里愤怒,但同样是害怕父亲而不敢表现……。在他18岁的时候,有一天在街上碰到地痴。地痴向他挑衅,他心里很愤怒但告诉自己:“我才不和他一般见识呢!”这些小的心结会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组。这一组,我们就称为情结。
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在他18岁遇到地痴的时候,地痴的挑衅引发了他过去的自卑情结,他愤怒,但是自卑情结中的那些过去积攒的恐惧也同时出现,这使他胆子更小,于是他不敢表达愤怒。在地痴挑衅事件后,这个自卑情结更加深了。
所以,情结就是心理能量的郁结。在相似情境出现的时候,这个情结就会被激发出来。而它一旦出现,就带着它所有的情结能量,情结有一种力量,让事情再一次以过去的形式发生。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旦遇到冲突的情境,他就会愤怒,这是本能的反应。而一愤怒,他的自卑情结就出现,于是他就会由愤怒转为恐惧,于是就会退缩——像他过去几百次的退缩一样。于是,他的自卑情结就会加强,就有了更大的能量。
这个过程是自发的,在我们的感觉中,仿佛这个情结是一股力,迫使我们按它的指挥行动,仿佛这个情结是一个“心里的小人”,它在驱使着我们做它让我们做的事情。荣格说:“不是人支配着情结,而是情结支配着人。”在多数情况下,人都是受情结支配的(少数时候人可以支配情结)。
情结就是我们未了的心愿,是我们耿耿于怀的心事,就是心里解不开的一个结。这个心愿带着许多能量,也就是一次次相似的事件中,这个情结积攒的能量。就像刚才所说的那个有自卑情结的人,他的自卑情结中积攒了大量的愤怒能量,也积攒了大量的恐惧的能量。恐惧的能量压抑着愤怒的能量。他一次次失败,于是他心中一个愿望越来越强,他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战胜别人,可以发泄愤怒,他渴望着暴力和残酷。
他也可以用其它方式来使用这些能量,比如,他可以努力奋斗,试图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在他奋斗的时候,他可以对自己说:“有朝一日,我当上大官,我要让那些欺负过我的人在我面前发抖。有朝一日,我有了钱,我可以让那些瞧不起我的人后悔没有善待我。”这样,他就把自卑情结中的愤怒能量调用出来了。
如果一个人不解开这个情结,也没有用什么方法把这个情结中的能量调走,那么一生一世它都会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存在,永不消失。他也许会以为自己忘了,但是在心里不会忘。如果把这个能量调走了,情结就失去了力量,甚至会消失。
人们的心理冲突之所以难解决,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心理冲突是在潜意识中的,也就是由潜意识中的情结导致的。
读后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如果存在,是否可以自行调节?如果不行,是否用过其它方法进行疏导……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参与讨论,可以直接在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好北京治白癜风症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