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在第九届39健康总评榜做演讲。
胡大一著名心血管专家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控烟协会会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治及预防、康复。是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名医胡佩兰之子。
导读“但我们的医学模式是等人得病,直至死亡。”他遗憾地说道,“比如大部分心肌梗死,尤其是35岁,40岁突发心肌梗死,本来可以预防,可以不发生的”。
“心血管事件,与其说是治疗的开始,不如说是医疗的失败”,这是著名的心血管疾病医生Framingham最喜欢的一句话,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病内科学系主任胡大一教授在第九届39健康总评榜现场将这句话摘录出来。
“但我们的医学模式是等人得病,直至死亡。”他遗憾地说道,“比如大部分心肌梗死,尤其是35岁,40岁突发心肌梗死,本来可以预防,可以不发生的”。
那么,什么样的医学模式才更好?才能对心血管疾病做到尽可能多地预防?
1今天的医学,我们犯了常识性错误
根据首都居民年的调查数据,人们现在的期望寿命达到平均80.22岁,而健康寿命只有61.42岁,这意味着人们有大约20年的时间是带病生存。
20年的带病生存造成很多问题,胡大一教授指出,我们目前的医疗模式和医保支付的方式,呈现倒三角形,尽管国家,我们个人都在不断地增加对健康的投入,但是都在得病以后和疾病的复发,直到疾病的中末期,而对健康寿命影响因素权重最大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投入是最少的地而且大量的科研,也占10%左右的生物技术。
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和得病之后的医疗卫生是4个对个人健康和寿命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这其中,生活方式的影响占总影响的60%,而医疗卫生权重只有8%。
但我们的医疗投入恰恰相反。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4大健康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第65届美国心脏病学年会(ACC)的主题是三句话,一级预防,促进健康,行为决定健康。
他们都把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提到了很高的位置。
“ACC主席在开幕式当中讲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一家水管漏水了,全家老少都在忙于拖地板,但是没有人站起来拧住漏水的水龙头,这就是今天的医学。”胡大一说,“所以对于今天的医学,我们犯了常识性错误。”
拧住水龙头会有怎样的效果?在美国,曾有4医院心脑血管疾病的比重最大: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率衰竭、卒中,“这四大疾病在年的时候,美国全国也是一片飘红,但是12年以后变成了生命的绿洲。”
胡大一走访发现,医院的医生都有一个共同感觉,就是急性事件、复发事件已经明显减少,“监护室变得空空荡荡,使用率不到一半,医院,变成更多的日照料中心。”
2心脏预防康复总体模式应该满足“”
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评价胡大一像一个新时代的“堂吉诃德”,对于我国心脏预防康复总体模式,胡大一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设想。
他认为,一方面,我们应当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但这只是健康的开始,要“以管理健康慢病、轻资产、重服务,这样全新的医疗机构,我把它叫做慢病和健康管理的4S,这样才能帮助千家万户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具体来说,胡大一觉得,一个相对完善的心脏预防康复模式应当满足“”。
1个中心:
“医药卫生改革未来最重要的就是价值体系的调整,实时考虑患者利益,一切为人民健康,以公众健康与患者利益为中心。”
一个扁担挑两头,一头为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产业。一头为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产业。
“健康教育是面向群体的,面向公众的,去传播知识,健康服务,我的理解是个体化的,个体化把它全面全程的管理服务关爱好,但这两个事情都是很公益的,我觉得健康教育,一定要靠健康教育产业来支持,没有健康教育产业的支持,健康教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个落实
“要落实广大群众患者自我管理健康和慢病的意识和责任,做到我的健康我做主,我的健康我负责;落实自我管理健康和慢病的知识和技能,不管你从事什么专业,都要认真学习,这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遇到信息不对称就不会受到欺骗;落实自我管理健康和慢病的实践和实效,学了就要用,比如不要把健康饭吃成一股饭。”
“三个落实做好了,才能发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亿万人民自我管理健康慢病管理,健康才有希望。”
对4种人群的健康关爱
“4种人群分别是患病人群、高危人群、老年健康、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要建成防治康养4S服务体系。”
5大处方
“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这5大处方涵盖了生物医学、心声医学、行为医学三位一体组合拳,行为决定健康,行为决定命运。”
最后,胡大一教授指出,未来医疗一定要实现两个主动和有效互动,即医院医学模式要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提供健康慢病管理咨询服务的4S店,提供主动、全面、全程的管理服务和关爱,通过5个处方,建立起同病人的长期互动。
“最重要的新的医疗团队不再是传统的医生护士和麻醉师,而是以医生作为团队领袖,运动治疗师、心理治疗师、临床药师、志愿者和社工、患者家属等等跟上,这样一种全新的医疗团队来提供全面服务。”■
胡大一声讨精英医学:
抛弃适宜技术,是看病难看病贵的罪魁祸首
1心血管医学是忽视适宜技术“重灾区”心血管医学领域同样是精英医学主导,忽视甚至贬低适宜技术的“重灾区”。先以房颤射频消融技术为例,加以剖析。医院专家群体大力推动,日趋高推的技术。医院甚至做到很少有非适应证的地步。但至今尚无射频消融治疗房颤,降低总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存令人信服的临床证据。
“精英医疗”一个严重的后果是,它一方面宣传“精英技术”的神奇性,同时散布不接受治疗的房颤的危险性,结果使那些无法接受、不愿接受、治疗失败和治疗复发的广大患者与家庭感到焦虑、抑郁和无望。
实际上,惠及广大患者治疗房颤的适宜技术是用药物控制心室率,规范使用抗凝药物。有些症状明显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可试用预防房颤复发的药物,注意随访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2冠脉CT筛查泛滥冠心病的诊治问题更为严重,患者是否有症状,症状是否为心绞痛,问诊十分粗糙。把冠脉CT作为筛查手段,用的泛而滥。胸痛-CT-冠脉造影几乎成了过度诊断的套餐。医院很少甚至不用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在这一大趋势影响下,医院也都不用这些低成本无创的适宜技术。本来众多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药物和康复治疗效果很好,支架介入治疗并不改善预后,但在这些患者中存在支架过度使用的严重问题。而在体检筛查、过度使用CT,发现的临界病变,患者毫无症状,也在病历上被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被过度支架后,变得有症状了,甚至有濒死感的惊恐发作。
近20年,我国临床上使用贵得多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代更早上市、证据更充分的、价值更低廉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速度大大超过发达国家。最近又在提速用高价自费的替格瑞洛替代氯吡格雷。
3抛弃低成本、安全有效适宜技术是严重医学问题20世纪60年代,毛主席对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提到,高精尖的东西不是不要,只是应放少量的人力物力,要把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问题上去。以创新、创业和创收的联动机制,本末倒置,把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在成本越来越高的“精英医疗”,却忽视甚至完全抛弃造福亿万群众的低成本的安全有效适宜技术,是亟待纠正的严重医学问题。
应从指南、临床路径、医疗质控,尤其在付费机制上限制不恰当和过度、甚至滥用的“精英医疗”,推动惠及广大民众的适宜技术广泛推广应用。
对话胡大一
记者:经过专家团队历时一年多辛勤工作,年版《我国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防控指南》出炉,新指南在制定中面临哪些新情况与挑战?
胡大一:年指南的公布对我国血脂异常控制与ASCVD的防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之后的11年,国际国内在这一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指南的更新势在必行。
首先,年指南主要依据的是我国多年来积累的流行病学研究成果,亮点是根据我国自己数据制定的心血管病(包括卒中)的危险分层,尤其鉴于我国缺血性卒中的高发,加大了危险分层中高血压的权重。年以来,我国国内组织和参与国际的血脂异常干预研究日益增多。仅HPS-2THRIVE一项中欧合作研究中便入组1.2万余例中国患者。
其次,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和美国心脏学会(AHA)年底发表的关于胆固醇和ASCVD新指南,全盘颠覆了美国多年的ATP体系,建议取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异常的干预目标,列出四类需要使用他汀治疗的人群,推荐大剂量高强度他汀干预,引起了主流学者的一致质疑与反对。
再次,年指南公布之后,受商业利益驱动,在我国出现了一系列关于血脂异常干预和ASCVD防控的错误思潮,片面夸大他汀类药物抗炎症等降胆固醇主导作用之外的多效性,提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突击使用阿托伐他汀80mg的序贯疗法。
我国新指南旗帜鲜明,高举公益与科学的旗帜,坚持中国的证据特色,既没有跟ACC/AHA的风,也坚决排除和抵制了商业利益的干扰。
记者:新指南的主要亮点有哪些?
胡大一:新指南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第一,不同意ACC/AHA指南的建议,明确坚持根据ASCVD危险分层设立LDL-C的干预目标值。经过专家组充分讨论与投票表决,建议将ASCVD二级预防的LDL-C的干预目标值从年的80mg/dl降至70mg/dl。
第二,新指南坚持百年胆固醇理论与定律,排除了片面过分强调他汀类药物多效性的干扰。
第三,新指南根据我国的数据与证据,强调我国大多数患者不需要,也不能耐受ACC/AHA推荐的高强度、大剂量他汀治疗,并明确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他汀中小强度,必要时联合用药的方针。
第四,不把ACS与PCI单列,不建议突击使用高强度、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序贯疗法。
记者: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近期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您如何解读这些健康策略?
胡大一:这是我党和国家领导人建国以来,第一次提及“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这一WHO多年倡导推动的健康策略。要实现健康中国梦,让中国人民人人享有健康,要控制慢病的流行,一定要全党动员,全政府行动,绝不仅仅限于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体育总局。
所有政府部门在做重大决策和制定发展规划时,都要把人民健康作为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因素来考虑。伤害人民健康的事不能做。不落实控烟,健康中国就是一句空话。如果立法部门制定的公共场所控烟条例“低标准,瓜菜代”,留下健康隐患,保护烟草企业利益,伤害人民健康权益,这样的法不如不立。发展经济如果不重视环保,就会造成严重影响健康的环境污染。
记者:您认为如何实现健康中国梦?
胡大一:要实现健康中国梦,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不仅需要全政府行动,也必须发动全民参与。
尤其是非传染性疾病,是每个人生命过程中都要面对的问题与挑战。而决定健康与寿命权重(60%)最大的因素的是生活方式和行为,而得病后治疗的医疗权重只有8%。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包括投资。
健康投资不能完全靠政府,逐步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应优先投资健康,要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使健康变成社会的文明时尚。
我的健康我做主,我的健康我负责。落实广大人民群众自我管理健康的意识与责任,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实效,这就是群防群控的人民战争。
在20世纪60~80年代,仅经过简单培训的赤脚医生,以其极大的热情,担负起了数亿中国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然而,在如今高端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却有很大一部分人失去了基本的医疗保障。■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好宁夏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