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
心理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 心理常识解析_心理常识问题 > 心理常识探秘 > 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识

发布时间:2016-11-29 23:11:37   点击数: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它是一个相对概念,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他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3、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4、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稳定性好。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性格与情绪问题   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2、学习问题   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动力、方法、态度,以及成绩差等问题等。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   3、人际关系问题   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的报复心理等。

  5、求职与择业问题

  这是高年级大学生常见问题。在跨入社会时,他们往往感到很多的困惑和担忧。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求职需要些什么样的技巧等等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带来困扰和忧虑。

  6、环境适应问题

  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对新环境的陌生、难以接受,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







































2017年烟台五洲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各种膝关节疼痛骨刺几个动作搞定简单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rmany-alps.com/xltm/231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