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
心理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 心理常识解析_心理常识问题 > 心理常识资讯 > 心理科普漫画进校园习得性无助

心理科普漫画进校园习得性无助

发布时间:2025/4/30 10:40:57   点击数:
    

如今,在各种社交平台里,稍微留意一下,你就会发现,微博,朋友圈,甚至知乎充满负面情绪,似乎所有人都丧丧的。“丧”文化的流行也在青少年中蔓延。正处在心理和身体变化的青少年们,情绪敏感度偏高,理性思维偏弱。他们长期收到应试教育的沉浸式影响,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学业上,如果成绩不理想容易让他们丧失自信心。他们的“丧”可能不仅仅体现在学业上,也可能是生活的方方面面。长期这样的不自信,寻找不到意义感,可能会导致“习得性无助”。

20世纪60年代,martinseligman经过动物实验,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理论模型,泛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习得性无助专指由于多次努力仍无法达成目的后,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绝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及心理状态。当一个人不再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觉得付出的努力与最终的结果无关,那么可能就会变得无助和无望。而且经常性的失败,会让人产生“做什么事都是无济于事”的感觉。

孩子最需要培养的品质之一就是自信心,而青少年的自信心不仅需要老师父母的帮助,更需要他们自己真实体现到成功。让我们一起观看本期的心理科普漫画---“为什么我这么努力,成绩还是没有上升?”,了解孩子的无助的原因和如何帮助他们重拾信心。

    

上观号作者:上海普陀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rmany-alps.com/xlzx/1744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