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战线
日期:年5月17日
原标题:论虚假新闻对受众心理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摘要:虚假新闻的产生因素多种多样,其危害性也不容忽视。本文着重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出发,探讨当前虚假新闻的负面影响,并从多个角度分析,试图找到缓解或消除这种负面影响的有效策略,以减少当下虚假新闻的危害。
虚假新闻对受众的负面影响
信息污染虚假新闻所传播的内容常常是夸大其词甚至生编硬造的信息,其信息内容的真实度显然难以达到新闻标准。这种具有欺骗性和有害性的新闻内容,混迹于海量新闻信息中,抢占了有效信息的传播渠道和传播资源,也对受众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往往快于真实信息的传播速度,因而导致真实的新闻内容影响力常常低于虚假新闻的影响力。因为传播资源和传播空间的有限性,导致虚假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占据了较多的资源和空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真实有效信息的传播渠道便大大减少,从而降低了有效信息的利用率,导致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来不及用常规逻辑和思维对信息加以判断利用,进而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
再者,虚假新闻以欺骗受众为出发点,从人文角度讲,这种欺骗性行为极大地伤害了受众心理,造成受众对媒体产生怀疑,媒体的权威性受到质疑,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淡漠与不信任,乃至爆发社会性的不信任危机。
信息麻醉在传播学上,将大众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而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仅仅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这一社会现象,称之为大众传播“麻醉”。即大众持续接受信息刺激的后果,便是对信息的麻木和判断力的缺失。
虚假新闻这种信息麻醉负功能尤为明显,在现如今的新闻传播活动中,铺天盖地的虚假新闻泛滥成灾。有人利用受众的猎奇心态,将虚假的、无用的、有害的信息内容传播给大众,长期的信息刺激会逐渐导致大众漠视新闻传播中的正面信息,对新闻媒体传播的内容不以为然。在虚假新闻这种麻醉负功能的作用之下,受众也忽视了对真实有用信息的哪里治白癜风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