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核心课程《社会心理学》复习题一
成人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核心课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我们通常把()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时间。
A、B、C、D、
2、斯腾伯格提出了爱情三元论,其中的三元分别指的是()、激情和承诺。
A、亲密B、浪漫C、喜欢D、迷恋
3、洛伦兹除了提出动物的四种基本本能外,还提出了()的概念,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影响很大。
A、去个性化B、关键期C、内在动机D、无意识动机
4、我们通常讲的“熟人无所谓美丑”说明了()是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因素。
A、相貌B、交换C、交往D、相似性
5、城市中的人经常被众多的刺激所轰炸,使他们倾向独善其身以避免被信息淹没,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
A、从众B、旁观者效应C、移情D、城市过载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近年来,中国在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提出了一些范畴,下列属于这种范畴的有()。
A、家族主义B、孝道C、成就动机D、面子
2、社会心理学的两大研究传统是指()
A、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B、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C、实验社会心理学D、民族社会心理学
3、衡量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是指()
A、吸引B、排斥C、亲疏D、尊卑
4、下列各项属于侵犯行为的特征或要素的是()
A、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B、有意图的行为C、外显的行为D、伤害他人身心健康
5、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主要有()
A、他人反馈B、价值观C、自己的行为D、社会比较
6、下列哪些因素容易导致刻板印象的形成?()
A、熟悉程度B、显著的特质C、角色的限制D、大众传播媒体
7、社会认同的动机通常有()
A、提高自尊B、寻求存在的意义C、降低认知的不确定性D、寻求归属感
8、下列需要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诺所谓自我实现层次的需要()
A、得到他人认可B、名望C、追求自己的兴趣D、挖掘自己的才能
9、影响成就动机的主要因素是()
A、个人成长的经历B、记忆能力C、情绪控制D、文化熏陶
10、下列哪些属于罗伦兹提出的动物的本能()
A、攻击B、食物的需要C、性D、逃跑
三、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在你认为对的题后括号内打一个“√”不需说明原因,认为错的题后括号内打一个“×”并做简要原因说明。)
1、当内在动机比较强的情况下,外在的奖励可以进一步加强这种内在的动机。()
2、人际吸引因素中的相似性和互补性是矛盾的()
3、亲密关系中往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它往往也导致致命的攻击。()
4、过多的挫折往往会导致攻击性行为。()
5、因为人们都有自我服务归因的倾向,所以总是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把失败归因于他人或者环境。()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移情
2、旁观者效应
3、中心特质效应
4、内在动机
5、洛伦兹
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律
2、简略谈谈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关系
3、影响刻板印象唤起与使用的因素有哪一些?
4、简述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5、简述影响侵犯行为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六、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1、论述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C2、A3、B4、C5、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D.2、A.B.3、C.D.4、BCD.5、A.C.D.
6、B.C.D.7、ABCD.8、C.D.9、AD.10、A.B.C.D
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原因:如果运用不当,也可能使内在动机降低甚至消失
2、×原因:互补是指在需要上的不同倾向,而非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
3、√
4、√
5、×原因:对于自我评价比较低或者说自尊比较低的人来说,往往并不做如此归因。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空4分,共20分)
1、设身处地地以他人的方式感受事件和情绪的能力
2、关键要点是“目击一紧急事件的人越多,这些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越小”
3、印象形成过程中,并非所有的要素同等重要,只有某一个或几个重要的特征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4、内在动机是人们对某些活动本身感兴趣,从活动中得到满足,该活动本身成为从事活动的推动力
5、要点:动物行为学家,主要著作是《论攻击》,提出动物的四种本能:攻击、食、性、逃跑,所以战争是人的一种本能,另外还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答题思路:要点:中心特质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重视负面信息等(能够回答四个即可)
2、要点:先简单介绍各自的含义,然后阐述两者相互促进的一面,然后阐述可能相互抵消的一面。
3、①类别特征越明显;②匿名的、可替换的群体成员,更容易用刻板印象来知觉他们;③时间紧迫、信息复杂的情况下;④知觉者处于极端情绪下;⑤知觉者是否意识到个体信息的重要
4、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行动产生的环境,所以必须要有三种信息才能判断原因,即一致性信息(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一致)、一贯性信息(行动者在其它时间地点是否也如此行动)、特异性信息(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也有同样的反应)
5、主要是两个:挫折和攻击性的环境(可以适当发挥,做一些解释或者举例)
六、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1、三大要点:一是马斯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假设问题,二是介绍人类的五种需要;三是五种需要的层次性,以及优势需要决定行为的观点(还可以就此理论在现实管理中的作用略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