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
心理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 心理常识解析_心理常识问题 > 心理常识问题 > 心理学概论典题分享系列2

心理学概论典题分享系列2

发布时间:2023-3-27 20:23:56   点击数:
北京治皮炎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51.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被称为(意识)

52.分心指(注意分散)

53.注意属于(心理状态)

54.梦出现在(快速眼动期)

55.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过去的现象,称为(分心)

56.简单任务下注意的对象范围一般是(5~9个)

57.根据睡眠中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过程分为(4)个阶段

58.个体根据任务的要求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指向并集中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注意(转移)

59.根据马斯洛的理论,尊重他人的需要属于(缺失性需要)

60.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诱因)

61.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属于(生长性需要)

62.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动个体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称(内驱力)

63.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是(需要)

64.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65.微弱,持久而具有弥漫性特点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心境)

66.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

67.情绪和情感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信号)的功能。

68.有爱就有恨,有喜就有悲,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

69.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以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70.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应激)

71.与易受暗示性和武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自觉性)

72.“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对人有影响的是(心境)

73.随波逐流,易受暗示的人,其意志品质缺乏(自觉性)

74.视觉性言语中枢受到损伤所产生的失语症叫(失读症)

7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反比关系)

76.视网膜视细胞层上的视觉神经细胞是(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77.神经系统是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

78.在遇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所体验到的动机冲突属于(双趋式冲突)

79.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80.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81.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82.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

83.自主神经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的

84.罗杰·斯佩里通过(割裂脑)实验证明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85.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86.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87.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了(运动性言语中枢)

88.听觉的感受器是(科蒂氏器官)

89.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叫(声音掩蔽)

90.心理零度是指(皮肤表面的温度)

91.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感觉)

92.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像)

93.联觉是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额现象)

94.生物节律给人提供了判断时间的信息,所以,这种节律也可叫(生物钟)

95.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96.一幅图画,把白色当作知觉的对象看起来是个花瓶,把黑色当作知觉的对象看起来是两个对着的人脸,这说明知觉具有(选择性)

97.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叫(幻想)

98.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注意)

99.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这是(注意的分配)

.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表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rmany-alps.com/xlwt/1583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