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带孩子”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年轻的父母因工作忙、两地分居或缺乏带养经验等原因,常常将孩子交给孩子祖辈抚养。这样既可让老人因抚养孩子有事可干,而内心充实,又因老人有育儿经验及血缘亲情关系能更好地照顾孩子,让孩子父母放心,可谓一举多得。
就目前看,孩子主要由祖辈抚养的在我国比较普遍。孩子由祖辈抚养尽管有多种好处,但隔代抚养也有不利之处。
隔代养孩子:不同认识容易引起矛盾
张女士的公公婆婆都退休在家,本来正好在家带带孩子,张女士也可以重新回归职场。但让张女士受不了的是:“我公公婆婆都跟我孩子讲家乡话,一点也不讲普通话,这怎么行呢?以后孩子开口讲话了,满嘴的家乡土话,太恐怖了。所以我宁可在家亲自带孩子,不去上班,也不能容忍我的孩子以后长大了普通话都不会讲,满嘴的土话。”为此,张女士真的就此告别了职场,在家做起了全职太太,相夫教子,过得也不亦乐乎。
王女士也是处于同样的情况,因为自己要上班,不可能自己照顾孩子,但婆婆带孩子的方式还真有点难以忍受,该喝奶粉的阶段,就早早地给宝宝吃米饭了。“好像米饭营养有多好似的,吃了能多长个还是怎么的,唉……甚至还刻意减少宝宝喝奶粉的量!他们上一辈的人,好像观念里就觉得米饭比奶粉营养好,真是没办法!”
隔代养孩子,非常容易引发家庭矛盾。调查表明,近六成的祖父母喂养知识靠自身实践和传统经验;而年轻父母则更相信网络、书本、专家的观点。年长“经验派”和年轻“本本派”往往各执一端,分歧重重。
父母缺位: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与关系
“隔代抚养”常常使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情感和人格的偏差,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和关系。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整天全身心地泡在孩子身上,将自己全部感情投到孩子身上,也是无法取代父母之爱的。
孩子缺少血肉相连的父母之爱,极可能使孩子因情感缺乏而产生情感和人格上的偏差,导致产生诸如心理和行为障碍、对人对物缺乏爱心、易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等问题。另外,隔代抚养也会影响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有时甚至是一辈子的。
支招:如何取得“三赢”?
“隔代带孩子”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教育孩子关键不在于谁带,主要在于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孩子,即使有老人的帮忙,也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以弥补老人教育孩子的不足。
父母和祖父母的教育常会发生冲突,因此需要不断沟通。遇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不妨避开孩子,找个时间和老人好好谈谈,多与老人交流新的教育理念、方法。两代人统一思想认识,多加强聆听和理解,用沟通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身为孩子的父母,也要多和自己的孩子交流,沟通,互动,让孩子随时感受到父母的爱。
“厦门德邑心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识,幼儿教育,亲子教育,学生心理,人际交往,职场心理,健康减压,婚恋心理,家庭心理顾问等方面的信息,伴您和您的家人一起健康快乐成长!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