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
心理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 心理常识解析_心理常识问题 > 心理常识讲解 > 心理逆向动力让你特别想做又做不到

心理逆向动力让你特别想做又做不到

发布时间:2021-11-16 15:02:36   点击数: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是不是又有很多新计划?

去年乃至更久以前,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做了很多雄心壮志的计划,却几乎都没有完成?

完成了只有两个原因:

1、本来就痴迷这件事;

2、不喜欢,但认真坚持。

没完成就有一堆原因,不过扒拉开那些表面的“理由”、“借口”,埋在下面的可能有个重大原因,叫做“逆向动力”。

逆向动力简单地描述就是:我想做这事,但我做不到。

经典句式是:我很想……可是……

“我很想减重,可是总是没有办法减下来。”

“我很想提高成绩,可是我好烦学习。”

“我很想取得好的业绩,可是就是不想去见客户。”

“我很想多陪陪家人,可是我太忙了!”

……

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是不是觉得也很正常?很多人都经常这样思考、这样说话啊!

这就是我们做事辛苦的原因。

逆向动力最精准的体现就是“纠结”。

纠结的两种形式:

我想做A,可是我做不了A;

我想做A,做A就必须B,可是我没法做B;

举个栗子:

我想减重,可是我没有办法做;

或者我想减重,可是我必须管住嘴少吃一些,但我是个吃货,我不能够少吃,所以我没有办法减重。

如果一个人体重很大,但他不在乎,这个就不存在纠结。

一个人体重很大,他很在乎,想减下来,同时还要告诉自己做不到,那么他状态就是:把他自己内在的能量一部分花在我想做些什么、另外一部分花在对抗做些什么上面,以至于他自己的内在的能量都被消耗掉了。

简单粗暴的比喻就是:我有分的能量可以用,我有60分花在努力“要减重”上,同时有40分花在不能减重上,那么内在两个力量不停地在对抗和消耗,只有20分的实际能用的力量去做减重这件事。

所以感觉无力无奈。

这种人的内耗非常大。因为他总在纠结做还是不做?怎么做、为什么又做不到?这样的纠结多了,一方面消耗能量、浪费精力,另一方面,会带来焦虑、内疚、挫败、以及对自己的愤怒等等,所以他总是做不成事,同时还产生一堆垃圾情绪。

逆向动力的生成原因比较的复杂,有可能是婴幼儿期的创伤,造成习惯性自我否定。也有可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权威人士例如家长和老师的否定批评过多,还有可能经历过重大的挫折没有很好调整过来。

总之他们的内在状态很少是:我要A,我努力做到A。或者如果我要A必须经历B,我就努力做到B。

如果暂时都做不到,好,我接受现状。

对逆向动力解决的办法有两个:

1

1、严重的逆向动力,比如总是怀疑、否定自己,内疚纠结,也许需要心理咨询;

2

2、不太严重的,注意对自己的言行意念多一份觉察,出现了以上“典型句式”时,自我提醒改成“如何”句式。

例如:“我想减重,但是做不到。”

改成“我想减重,如何做到?”

又比如:“我想减重,所以要少吃,但是我是吃货,没办法少吃。”

改成:“我想减重,所以要少吃,如何能少吃?如何能满足我吃货的需求,同时少吃?”

再或者做一个深层觉察:体态苗条和做吃货哪个对我来说真正重要?我为谁减重?为我自己还是别人的看法?我为谁而吃?为我自己的色香味享受还是“背后不被满足的渴望与匮乏感”(这样的吃背后是焦虑恐惧,不是享受)?

这些觉察有助于我们发现逆向动力的深层原因。

不过,我更赞成的是不管有没有发现深层原因,我们都可以通过觉察和改进行为让自己更轻松自由,毕竟,是你自己亲自点开了这篇文章,也许你想告诉自己:

改变的时候到了!

回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rmany-alps.com/xljj/1438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