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HORING
EFFECT
总觉得自己被别人套着走?
想要努力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首先,你得学会摆脱甚至是利用“沉锚效应”。
沉锚效应是什么?
沉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作出判断的时候,容易受第一印象或者说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是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定在某处。这其实是一种思维定式,遇事不由自主地将认识的“锚”定在了第一信息上,面对新情况与固化了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发生冲突时,自我设限,没有与时俱进地去适应,而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推论。
有关小故事
先来看一个小故事。一家三明治店里的两位销售员每天负责的商品相同,去他们那里消费的人数也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其中一个销售员的销售额永远比另外一个要高。原来是因为,他在销售的时候会问客人“要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而另一个问的是“要不要鸡蛋”,这种情况下,前者的顾客中会有70%的顾客选择加鸡蛋,而后者则只有50%,销售额日积月累的差距便一目了然。当销售员将顾客的选择限制在一个或两个的时候,很少顾客会想到自己还有第三种选择,即“不要加鸡蛋”。
这是一个典型的有效利用沉锚效应的例子。对于人,就像是我们用第一印象去评判一个人一样。人的的大脑在处理少量信息的时候分辨信息的能力会变弱,导致我们总是下意识地去相信所得到的第一手信息——因此而忽略了本可以做出的更多选择,或者是去了解一件事的另一面。
如何应对沉锚效应
面对沉锚效应,最有效的方法便是避免先入为主、理性思考,去搜索更多的信息从而催促自己的大脑加速运转,这种情况下的人更能够分辨出哪些是有价值的信息,哪些是不攻自破的伪造信息。
而更上一层的便是像那位高销售额的销售员一样去利用它。比如说,服务员可以用“可乐还是雪碧”来代替“要不要饮料”,可以用“红酒还是白酒”来代替“要不要喝酒”——其实就是将对方的选择限制在自己所希望的范围之内,从而引导对方在你给出的信息之中做出利于自己的选择。
写在最后
解释沉锚效应,是为了鼓励各位看官在自己未来面对事与人的时候更多地去思考它们的可能性而不局限于每个人的表面或媒体所展现的那部分。抛去思维定式的“锚”,向事物的本质去探索,才是驾驭了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当然,利用好这个效应或许同样会给各位看官带来利于自己专业及未来的些许帮助吧!
END
撰稿
郭智轩
排版
钟璐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