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火,正确的逃生心理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人们遭遇火灾时会有哪些心理误区呢?如何避免这些心理误区呢?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读。1惊慌心理惊慌,是人在极度难忍、充满恐怖的环境下造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在火灾现场惊慌能让人失去正常的判断。出现这种心理的原因,就是因为对火灾逃生知识的不了解。平时多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行为训练,特别是多留心消防知识,发生火灾时,就不会那么惊慌了。2习惯心理在火灾中,这种习惯心理常表现为人们只会奔向经常使用的出入口和楼梯,即使那里已挤成一团,堵塞了出口。要克服自己的习惯心理,就要熟悉自己所处的环境。要在走廊里多走上几遍,看一看报警器、疏散出口和楼梯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3趋光心理人有向光的习性,有趋向明亮方向和开敞空间的本能。当发生高层火灾时,烟气在走廊里弥漫,若走廊一侧黑暗、一侧明亮,则人们通常会拼命地朝有光亮的方向逃跑,这样很容易误入危险境地,如建筑物里的“袋形走廊”。要避免误入危险逃生路径,就必须要在行为上做好准备。一是熟悉环境,了解消防设施的位置。二是可以在自己的包里装上一个手电筒,在黑暗中给自己和他人一点光亮,让自己的心可以安定下来,也会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4外散心理起火时,人的求生本能促使人一般总想向室外跑。在低层的、结构简单的建筑物中,这种方式是可以的。但对高层的、结构又较复杂的建筑物来讲,这种想法是不太现实的,因为身处较高楼层或比较复杂结构的环境中,人们跑到室外需要较长时间,反而会贻误逃生的时机。在火灾中一心只想外逃出去有时并非上策,在无路可逃时,就要选择相对安全的地方避难,等待消防队的到来。选择避难间避难,也只能是暂时的,目的在于及早疏散出去或是被安全救援,所以在选择避难的同时应做好下一步的考虑和准备。5盲从心理盲从心理是惊慌心理的延续,表现在火灾危险中失去正常判断能力,没有主见。这种盲从心理导致的行为已算不上是一种正常的逃生方法了。多参加消防演习,在火灾中就会知道如何去做,不会再盲从。在危险时刻,可以让自己从容走出危险地带。
怎样治白癜风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