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学前心理学》复习题三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一个人特有的心理面貌,称之为()。
A、个性B、个性倾向性C、心理状态D、自我意识
2、亲子交往是从()开始的。
A、哺乳B、日常生活C、胎教D、教养活动
3、自我体验不包括()。
A、自尊心B、自信心C、失败感D、挫折感
4、某人智商,这说明他的智力()。
A、很低B、一般C、优秀D、超常
5、宋辉等人认为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包括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和()。
A、果断性B、自制性C、延迟满足D、自控性
6、成熟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
A、华生B、格塞尔C、桑代克D、斯金纳
7、好问是儿童()的一种突出表现。
A、好动B、好奇心C、好学D、好模仿
8、一般能力又称之为()。
A、再造能力B、创造能力C、智力D、操作能力
9、()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A、个性B、气质C、能力D、性格
10、最早提出气质这一概念的是()。
A、希波克拉特B、巴甫洛夫C、冯特D、盖伦
11、儿童对镜中自我的映像很感兴趣,这种现象叫()。
A、戏物B、伙伴游戏C、戏镜子D、相倚性研究
12、个性倾向性是个体活动的()。
A、动力系统B、认知系统C、能力系统D、生物系统
13、与“强、平衡、不灵活”神经活动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4、儿童大约在()左右出现了最初性格方面的差异。
A、半年B、一岁C、一岁半D、二岁
15、以下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同情B、分享C、合作D、攻击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A、成熟B、物理环境C、社会环境D、平衡化
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的()等方面特点在行为上的表现。
A、两极性B、速度C、稳定性D、指向性
3、因每个儿童()等不同,儿童的社会性行为也不同。
A、生物因素B、家庭教育C、社会文化环境D、出生顺序
4、一般学者都认为智力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主要由()等构成。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意志力
5、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包括()的形成。
A、人际关系B、道德C、性别角色D、自我意识
6、按照能力的倾向性,可把能力分为()。
A、特殊能力B、操作能力C、一般能力D、社交能力
7、社会性行为包括()等基本特征。
A、亲社会性为B、反社会行为C、攻击行为D、合作行为
8、高级神经活动特性在心理和行为中的表现有()等。
A、感受性B、灵活性C、稳定性D、平衡性
9、同伴交往的方式有()。
A、游戏B、共同活动C、自由活动D、随机活动
10、班杜拉认为强化有多种形式,如()。
A、自我强化B、正强化C、替代强化D、负强化
三、判别改错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你认为对的打“√”,认为错的打一个“×”,并改错。)
1、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是提高亲子交往效能的关键。()
2、“勤能补拙”表明性格在能力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3、儿童的社会性既有先天性,也有后天的习得。()
4、生活中人们的气质类型多是混合型或中间型,很少典型型的。()
5、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
6、大班儿童已经表现出了最初的道德感。()
7、聪明属于性格的范畴。()
8、个体智力的发展是等速的。()
9、皮亚杰认为幼儿得思维虽是可逆的,但还没有守恒概念。()
10、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性格是比较稳定的。()
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有什么意义?
2、为什么说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3、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4、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哪些特点?
5、简述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1、案例:小宝今年6岁,是家中唯一的“宝宝”,聪明可爱。由于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娇宠,快上小学了,还样样事情依赖别人的照料;他想要某样东西,大人非给不可,否则就大哭大闹,不达目的不肯罢休;有好吃好玩的,只想自己一人独占,从不考虑别人;和别的小朋友相处时,也喜欢自己说了算,经常和小朋友们发生冲突……
请问:小宝的父母应如何塑造小宝的性格?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A2.A3.D4.B5.C6.B7.B8.C9.D10.D
11.B12.A13.C14.D15.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CD2.BCD3.ABC4.ABC5.ACD
6.AC7.AB8.AB9.ABD10.AC
三、判别改错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改为:家长角色的科学合理定位,是提高亲子交往效能的关键。
2.√
3.×改为:儿童的社会性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4.√
5.×改为: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6.×改为:小班儿童已经表现出了最初的道德感。
7.×改为:聪明属于能力的范畴。
8.×改为:个体智力的发展不是等速的。
9.×改为:皮亚杰认为幼儿的思维不可逆,也没有守恒概念。
10.×改为: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气质是比较稳定的。
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答: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有对儿童意义重大(1)儿童安全感形成的重要因素;(2)儿童自信心形成不可或缺的条件;(3)良好的亲子交往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4)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5)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2.答: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因为气质具有天赋性,是生而就有的,是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巴甫洛夫发现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决定了人的气质类型的不同,并把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各有优缺点,如粘液质类似于林冲的气质,像冬天一样无艳丽的色彩装点,“冰冷耐寒”,缺乏生气,安静稳重,沉默寡言,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这往往弥补了他们思维的不足。在学习上接受慢,但却很扎实,是踏踏实实的学生。因此,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3.答: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能力类型的差异;(2)能力发展水平差异;(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4.答: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频率、表现形式和性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以下特点:(1)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着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2)中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多于小班、大班;(3)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为以身体动作为主;(4)攻击性行为以工具性攻击行为为主。
5.答: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有(1)依从性和被动性;(2).表面性和局部性;(3)情绪性和不确定性。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1.答:要塑造小宝拥有良好的性格,小宝的家长可以从以下4方面着手(1)加强思想品德教育;(2)树立良好榜样;(3)个别指导,因材施教;(4)重视家庭的因素和发挥家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