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赵丽颖的新剧《风吹半夏》。女主角许半夏的创业故事跌宕起伏,而五人团队中冯遇(任重饰)的爱情史,更是格外精彩。
风吹半夏、赵丽颖冯遇的原配(田玲饰)是厂长的千金,她埋头苦干,一心一意经营着厂子。
而冯遇呢,表面上对老婆孩子嘘寒问暖,背地里却有了婚外情。
冯遇的小三叫宝儿(尤靖茹饰)。一般而言,小三都是冲着钱去的。可是宝儿反其道而行之,她不但不贪财,还经常“自掏腰包”。
当宝儿看见冯遇的鞋子比较破旧时,就买了一双新鞋送给冯遇。冯遇又开心又感动,多么贴心的宝儿啊,连我穿的鞋子旧了,这么小的细节,宝儿都注意到了。
当冯遇的工厂资金运转有困难时,宝儿毫不犹豫地将冯遇以前给她买的奢侈品包包、首饰变卖,甚至不惜把冯遇以前给她的生活费积蓄拿出来,帮助冯遇渡过难关。
风吹半夏明知道这是,“我拿你的钱买礼物送给你,借花献佛”,但是,这一系列操作却把冯遇感动得一塌糊涂。冯遇爱小三爱得死去活来,为了小三,他不惜牺牲事业,抛下糟糠发妻,与小三再婚。可最后呢,结局很狗血,宝儿把冯遇的钱都卷跑了,冯遇人才两空。不得不说,这小三段位高、手腕狠。
风吹半夏宝儿的这一系列操作,其实可以用行为经济学中的“心理账户”来解析。
什么叫心理账户?就是每个人在心里,把同样的钱分门别类地存在了不同账户里。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在心理账户里,对每一块钱并不是一视同仁,而是视不同来处,去往何处采取不同的态度。
如果冯遇想给自己买双元的皮鞋,他多半会舍不得,他用的是自己的钱。但是,如果是小三送给他的,他就非常高兴,他会认为,那是别人的钱。虽然事实上,这个钱,是他自己的,小三的钱,都是冯遇给的。同样一件东西,自己花钱会心疼,别人花钱,似乎就没那么肉疼了。
这就是一种心理作用。
如果一个小孩,在母亲节那天,用妈妈的钱,给妈妈买了康乃馨,大家一定会对小孩交口称赞;如果一个儿子,用老父亲的钱,给老父亲买了一堆保健品,大家通常会说这个儿子很孝顺。
花你的钱给你买礼物,让你开心,让你感动。
这就是行为经济学中的“心理账户”。许多企业深谙营销之道,都懂得让用户从他最有钱的心理账户里花钱,让用户花钱花得心甘情愿,花得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