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囤书爱好者对于理想国的书是有偏爱的,因为即使理想国的书不爱打折,但是他们也是在一如既往的下单。上半年他们又出了不少新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当然,M译丛必须放在前面的位置,先介绍~
大促如何买理想国国译丛,大家也可以看看值友独立行为人的分享,干货还是不少的。
1、《创造欧洲人:现代性的诞生与欧洲文化的形塑》豆瓣评分8.7分
作者:[英]奥兰多·费吉斯译者:王晨
法国人、英国人、西班牙人,他们读一样的书,听同一种类型的音乐,欣赏着同样的绘画和戏剧,他们不受国界限制进行文化交流,都成为了欧洲人。
本书作者通过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法国女高音保琳娜·维亚尔多和艺术评论家路易·维亚尔多三人的故事,展现19世纪灿烂辉煌的国际主义文化,以及当时的作家、艺术家、音乐家,如何成为跨国的文化中介者,通过蓬勃发展的文化圈将欧洲各国联结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使欧洲各国人民接受共同的身份标签——“欧洲人”,进而树立欧洲文化,以及文学艺术在世界文明的经典地位。
全书读起来毫不枯燥,算是比较好读的M系列了。
2、《圣巴托罗缪大屠杀:16世纪一桩国家罪行的谜团》豆瓣评分7.5分
作者:[法]阿莱特·茹阿纳译者:梁爽
本书是关于法国宗教战争的经典作品,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莱特·茹阿纳抽丝剥茧还原一场婚礼引发的波及全法的血腥杀戮,揭示屠杀背后的王权政治、宗教冲突与国际关系。在她看来,这血腥的一天改变了法国历史的走向。
3、《敏感与自我》豆瓣评分9.1分
作者:[德]斯文娅·弗拉斯珀勒译者:许一诺/包向飞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忙于调整合理的限度。可以说的边界在哪里?什么时候触摸变得让人厌恶?本书作者后退一步,揭示了冲突的核心:自我和社会的日益敏感化。
聚焦敏感,围绕身体、心理、道德、审美四个维度,本书介绍了从中世纪早期到现代的敏感发展史,以辩证的角度,结合不同时代哲学家、心理学家、文学家对敏感的讨论,涉及诺贝特·埃利亚斯的文明史、尼采和列维纳斯的哲学观、卢梭和塞缪尔·理查森的小说、弗洛伊德的创伤分析、巴特勒的语言行事观、托克维尔和罗尔斯的平等观等,分析当下的创伤、语言伤害、性别问题、同情的限度以及高敏感性人群,引导我们思考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分裂社会的身份政治,走出“囊泡化”的傲慢。
4、《五感之谜:神经科医生漫游感官奇境》豆瓣评分8.4分
作者:[英]盖伊·勒施齐纳译者:高天羽
一本很有意思的科普书,探索人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如何塑造我们的感知、理解、记忆和情绪。
我们能从某种气味辨别出季节的更替,也能从某一种口味定位多年前的一段经历,也能通过触觉辨别一件商品的真假,看似只是单一感受参与了这一切,但神经线路的“默默付出”你是从未察觉的。
头晕、通感、幻视幻听,痛觉尽失、嗅觉倒错、心盲症……一旦你陷入了很感官失调体验之中,你将重新发现五感的秘密。
作者作为神级神经科医生,将借助职业经历中所遇所闻的疑难病例,为我们展示了人类感官方方面面的机制及其构成的、联系着的奇妙世界。
5、《直到时间的尽头:追寻宇宙、生命和意识的最终意义》豆瓣评分8.8分
作者:[美国]布赖恩·格林译者:舍其
一本主题宏大的科普书,但是看书名更偏向这本书的哲学属性。
作者学识渊博,向我们科普了宇宙的奥秘:宇宙是如何诞生的,宇宙中的结构体(包括恒星、星系等)、生命、意识都可能是怎样产生的,继而又带我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如果终将老去,走到时间尽头,一切终成空的时候,我们又该何去何从?也许科学的终点是哲学。
作者文笔很好,对于文科生来说,读起来也不是很难。
6、《重新解读日本历史》豆瓣7.6分
作者:[日]网野善彦译者:柳一菲
网野善彦是20世纪日本最具原创性的历史学家之一,以一己之力开创了日本中世史研究的全新局面。
在本书中,他从文字普及、货币流通、阶级与歧视、女性的社会地位、天皇和日本国号的起源、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生活差异等多个方面展现近代以前日本国家和社会的变化,打破既有常识,重新思考和解读了日本历史。
7、《谁住进了养老院》
作者:葛玫译者:刘昱
理想国的纪实系列,也挺值得看的。
这本新书